東宮福妾

第273章

字數:4327

發佈時間:2024-11-12 17:42:08

  程懷章嘆了口氣:“這是蝗蟲卵,可能要生蝗災了。”


  “蝗災……”張廷玉這臉頓時一白,得,他不如幹脆接脫帽卸任吧!


第142章 治蝗


  程懷章並不是個傳統意義的文人士大夫,用程婉蘊的話來說,他是個叛逆的文人士大夫,主要原因就是他不夠迂腐。


  在程婉蘊入宮之前,那會兒家裡雖然過得不如現在這般富裕,但日子過得十分開心。他也幹過用《論語》封皮裡頭套《西遊記》的事兒,而程婉蘊還會幫他買雜書回來看,懷靖也笑話過他:“大姐進宮前,你雖愛看書,卻總看些《天工開物》、《夢溪筆談》之類的雜書,但自打大姐進宮後,你雖不言語,這幾年卻恨不得上茅廁都寫篇策論出來……”


  似乎真是如此,他是自打程婉蘊進了宮以後,才開始屈服於八股文、四書五經的。


  小時候,程世福忙著治理歙縣,無暇顧及子女,他未曾納妾,因此官夫人之間的迎來送往、人情往來,加之家裡的鋪子、田地就全交給了吳氏和自家老母親,家裡的大人們通通都忙得不可開交,恨不得生出三隻手來。


  懷章自打會走路起,就是程婉蘊帶著他。


  在他眼裡,長姐什麼都懂,而且從來不禁著他做這個做那個,他最喜歡跟在長姐屁股後頭跑,雖然長姐有時候看顧他看得煩了,也會給他隨意找一本有畫的書,在縣衙院子裡鋪一張草席,把他往那兒一丟,讓他自個看書,隻要他不亂跑,就不管了。


  那會兒家裡帶畫的書,不是醫書就是農書,難以想見,旁人家孩子的啟蒙讀書不是《千字文》就是《三字經》,而他的啟蒙讀物卻是《本草綱目》、張宗法《三農紀》(懷章還記得三農紀裡頭還詳細教授了如何挑豬苗、如何喂豬、母豬產崽如何護理,小小的懷章對著上頭畫得栩栩如生的母豬產後護理圖示印象十分深刻)、徐光啟的《除蝗疏》、蒲松齡《捕蝗蟲要法》、李源《補蝗圖冊》等等……這些書不僅給了他看,長姐也常翻出來看。


  為何家裡這般多與治蝗相關的書籍,這都是程世福四處搜尋來的,因為歙縣所在的徽州,正是年年鬧蝗災的地方,從他記事起,幾乎每年都能瞧見蝗蟲,本地的蝗蟲大多還沒長出翅膀就被如臨大敵的程世福帶人翻地、挖土、水淹火燒殺得差不多了,但防不住大多蝗蟲都是從北方山東、河南跨越長江黃河遷飛而來的。


  長了翅膀的蝗蟲,是最難滅的。


  康熙二十四年,蘇北、皖北大旱,合肥、桐城、霍邱、巢縣、六安先爆發了蝗災,江蘇的盱眙、寶應、贛榆等縣也同時發生蝗災,以後逐步擴大到安徽的和州、蒙城、懷遠、鳳陽、天長、全椒、來安;江蘇的儀徵、溧水;浙江的嘉善、海鹽、淳安等縣,眼見這次又是一次將要地跨三省危及20幾個州縣的大蝗災。[注1]


  歙縣在長江以南,尚且還沒蝗蟲飛來,大半相鄰州縣的慘狀已相繼傳來,江蘇盱眙“蝗食禾稼殆盡”。安徽鳳陽“夏,大旱蝗,禾麥皆無,人食樹皮”。全椒“秋七月,飛蝗蔽天,禾苗殆盡,民大飢”。天長“大旱,自三月不雨至,九月,飛蝗蔽天,人民相食,子女盡鬻”。[注2]


  長江是人類的天塹,蝗蟲卻不怕,歙縣被波及隻怕也是早晚的事了,程世福那會兒就已經急得嘴角生燎泡了,想到好不容易長成青禾的莊稼將被蝗蟲食盡,隨之而來的必定是飢荒,他痛苦得夜裡睡不著,便起來繞著院子一圈一圈地走,走到天亮,拿冷水抹了臉,又強作鎮定坐鎮衙門以安民心。


  那年長姐十四歲,他十一。也是在那年,長姐忽然從書局淘來一本佚名的《治蝗精談》,那真是一本好書啊!那本書程世福用了其中幾個法子都十分管用,寫得亦是字字珠璣,沒有半點拖泥帶水,也沒有農書中常見的要祭祀蝗神與劉猛將軍廟、金姑娘娘廟之後才能捕蟲的說法,懷章很喜愛這本書,反復讀了數十遍。

Advertisement


  他阿瑪就常說,長姐是有福氣的人,出去逛街總能淘到些好東西,懷章自小就受長姐影響,原本信奉的是“子不語亂力怪神”向來不屑這樣的神異之說,但安在長姐身上,又顯得那麼合情合理,否則這樣一本老舊發黃、殘破不堪的農書,旁人都尋不到,又怎會被長姐尋到呢?偏偏還是極有用的書。


  從這本書上得來的法子,長姐後來又在程世福帶領農戶、鄉紳實用過後,與他一起將這些法子重新整理、改進,寫成一本新的《治蝗略》,程世福親自為女兒和兒子所寫農書作序,興致衝衝要獻給知府大人,希望他先在徽州刊印,之後上遞天聽,將治蝗之法普及天下,好拯救萬民,但當年的徽州知府是個極狹隘、無能的貪官,他面上答應得好好的,轉頭就將書給燒了。


  什麼《治蝗略》,區區稚子能寫出什麼玩意兒來,程家每年冰炭孝敬才給那麼一點銀子,還想他出銀子替他刊印?他替他揚名?呸!


  程世福並不知道,他還傻乎乎地以為知府大人已遞上去了,但朝廷並不重視,雖然遺憾,但也隻能嘆息一聲。


  程婉蘊也對此不大強求,她一向以為自己能做的有限,假借尋得古書的由頭將現代治蝗的辦法交給程世福,不過是為了想讓自己的阿瑪能睡個好覺罷了,如果能救更多人自然更好,若是救不了,她也已盡了力。如果因此而一直痛苦,日子會過不下去的。


  何況兩年後她就要進宮選秀了,她的心思又落在那上頭去了。後來歙縣蝗災漸漸少了,這事兒漸漸也被程家淡忘了,就連程婉蘊自個可能都意想不到,年輕時曾無意蘇過一回,那多年以前射出的子彈如今卻幫助了弟弟,也幫助了自己。


  但程婉蘊十四歲寫的《治蝗略》,雖被貪官汙吏付之一炬,卻也被十一歲程懷章抄錄珍藏,這是他們集寫出來的第一本書,即便上頭不認可,懷章也想留個紀念。


  因此,站在龜裂的田地上,張廷玉聽了蝗災就臉色蒼白,越發覺著頭頂上的烈日刺目暈眩,人也跟著打晃,卻忽然發現程懷章雖然面色凝重,但卻似乎一點兒也不慌亂。


  “懷章,怪不得我阿瑪總說你穩重,”張廷玉有些佩服地看著他道,“真是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都到了這地步你竟如此穩得住,這點我不如你。”


  程懷章卻拍了拍手上的泥土道:“這倒不是穩重不穩重的事兒,而是治蝗這事兒吧……”他仰起臉,那張素來有些冷板的臉因想起幼時的事而變得柔軟,難得對著不明所以的張廷玉笑道,“我熟得很。”


  張廷玉呆了呆:“你還會治蝗?”


  程懷章拉著張廷玉回去了,沒過一兩個時辰就把以前長姐帶著他整理的《治蝗略》給默了出來,看得張廷玉沉默不語:還有什麼是你不會的嗎?不是,都是一路讀書科考上來的,怎麼你會的東西都和我不一樣呢?


  “你忘了我是哪兒的人?我和長姐自小就幫著阿瑪捕蝗,這些法子還是我姐姐找到、後來整理成冊的,她是個頂頂好的女子,隻是你們都不信。”程懷章吹了吹紙上未幹的墨跡,“走,找匹快馬,把這些法子送到趙大人那兒,有他在,不愁下頭的人不用心!”


  自打春日就在地裡發現蝗蟲卵的消息不脛而走,果然常常遭受飛蝗折磨的蘇浙皖三省百姓也都提心吊膽了起來,以往每次官府都隻能督促百姓捕蟲,有好些的縣官會拿出自己的俸銀、以身作則與民一起捕蝗,但這樣往往捕也捕不盡,有些蟲卵除不盡,冬日裡沒有凍死,第二年又復生,因此百姓們又開始日日燒香拜蝗神,還有請跳大神的圍著自家田地跳的。


  以往隻能求神拜佛,但今年似乎有什麼不同,海寧的百姓是率先體會到不同的。


  新來的海寧知府張大人自掏腰包,刊印了五千餘冊的《治蝗略》,下發給各州縣、村落,還在鄉裡貼了布告,專門派遣官吏下鄉勸民捕治,那治蝗略上還畫有圖示,印得極為清楚,即便不識字的農民也能看懂。


  海寧的張地主正讓自家孫兒將官府發的《治蝗略》念給他聽,他以前也是個地道的農民,後來轉而去走貨賣生藥材,掙下兩間藥鋪、醫館,置辦了桑田、藥田千畝,對於鬧蝗災的事兒,他比誰都著急。


  “防治蝗蟲要法:一、要減少蝗蟲的吃食來源。蝗蟲大多食小麥、高粱、水稻、玉米和谷子,卻不吃大豆,而大豆耐旱、不挑地,可在大旱時多在田地裡種植大豆,防治蝗蟲之時,還能保障災時有大豆作為最後存糧,不至於凍餓。”


  自打玉米和紅薯引進華夏後,大多數農田裡都不愛種大豆了,張地主聽了連連點頭,他以前也遇著好幾次蝗災,那蝗蟲好似真的不愛吃大豆,此法可行。


  “好孫兒,你接著讀。”


  “二、蝗蟲喜歡在地勢低窪之處產卵,可將這樣的田地改種池塘,用以養魚養蝦,蝗蟲棲息產卵地減少了,蝗蟲也會變少。”


  張地主搔了搔頭皮:“可是不都說魚蝦的卵會生蝗蟲麼?再養魚蝦不會生出更多的蝗蟲來麼?”他剛冒出這個疑問,就聽孫兒又念叨道:“另,注明:魚蝦並不會產蝗蟲卵,此為謬傳。”


  “噢,原來如此。”張地主點頭,的確他之前也覺著奇怪呢,魚是魚,蝦是蝦,怎麼會產蟲卵呢,可是所有人都這樣說,他便也信了。


  “三、利用牧雞牧鴨治未生翅之蝗蝻。蝗蟲還未生翅之際,將雞鴨投放在生了蝗蟲的田地中使其消滅蝗蟲,而雞鴨吃了蝗蟲長勢更好,一畝地約莫牧五十隻雞鴨,每隻鴨能食蝗蟲三十餘隻,其中又屬牧鴨治蝗更為得力,每隻鴨能食蝗蟲數量為雞的三倍,每日能食近兩斤蝗蟲,鴨群亦更喜愛扎堆捕蟲,比雞群更易管理……”


  張地主當即就從躺椅中跳了起來,鞋子也不穿就對家丁嚷道:“快讓人去買鴨苗來!咱家田畝這樣多,起碼要七八百隻!快去買,回頭指定就買不著了!實在買不著,買些雞苗也行,你快去快去!”嚷完張地主又發愁道:“這牧鴨牧雞隻能吃蝗蝻,那從北地飛來的蝗蟲怎麼辦?”


  話音未落,孫兒就已搖頭晃腦道:“四、利用鳥類捕食飛蝗。江南常見的百靈、野鴨、大雁、沙雞、海鷗都食蝗蟲,其中,燕鸻、白翅浮鷗、田鹩最愛食蝗蟲,這三類鳥兒中又以燕鸻猶最……”孫兒念到此處,又將書展開給張地主看,“爺爺,這兒有燕鸻的圖。”


  張地主眯著眼看了半天:“這鳥我好像在地裡見過,好像還見佃農抓來吃過。”


  “書上說了,它們就是每年夏天飛過來,住在田裡的!”


  “來人,去地裡跟那些殺千刀的佃戶們說,不許他們再抓鳥來烤了!否則都給老子交雙倍的稅!”


  “五、蝗蟲可食,前朝《醫藥本紀》中記載,蝗蟲可與蜜、當歸、黃芪相和搓成藥丸,有壯陽強腎之效,大補!”


  張地主更激動了,悄悄叫來家中總管,要名下所有佃戶捕了蝗蟲都不許棄之,裝在袋中收到自家生藥鋪子裡用來制蜜丸。


  管家面露驚訝之色,沒忍住上下打量著張地主:“老爺您怎麼……”需要那麼多嗎?


  張地主氣得一個巴掌蓋過去:“蠢貨!看我做什麼!我都半截身子入土之人了,還壯什麼陽,你等著吧,以後咱家這蝗蟲壯陽大補丸,定然大賣!”


  這樣的場景在不論貧窮富裕的家家戶戶都上演著。


  海寧這邊有張廷玉這個身家富裕的世家子撒出大把錢,派人為海寧百姓去外地四處購鴨買鳥,還放出話來,多種大豆的人家都給銀子補償,農民們聽話地種上了大豆,每家每戶都養了一群雞鴨和鳥(因災年貧困無力購鴨、鳥者由官府免費發放鴨苗),等到夏日六七月,鴨子也養大了,土裡沒殺盡的蟲卵孵化出的蝗蝻紛紛冒出頭來,海寧各縣官紛紛親自下地督促農佃牧鴨捕蝗,不過六日就被吃了個幹淨,夏季又播種上的夏稻禾苗未損。


  百姓頓時歡騰一片。


  浙江其他州縣也得了趙申喬的督促,或多或少都用了幾樣法子,這次蝗災發現得早、治得也早,因此本地生發的蝗蟲未造成大災,但蝗災並未過去,等到了秋日,從北方飛過來的飛蝗又來了,這下在籠子裡養了大半年各式各樣的鳥祖宗全都被放飛天際,好似一支憤怒的大軍衝殺進了黑霧之中。

暢銷精選

標記Alpha教授之後
標記Alpha教授之後 "綠茶 Omega 假扮 Alpha 入學,喊著清醒獨立,卻默默享受我男友的寵愛照顧。 後來,男友拋下易感期的我,跑去保護 Omega。"
迢迢
迢迢 女配覺醒後,我和全網黑的弟弟一起上綜藝。我控訴家裡重 男輕女。「小時候煮方便面,隻有他碗裡有雞蛋,我就沒有!」「那是因為你雞蛋過敏。」
此生不換
此生不換 "談了三年的男朋友江浔,在結婚前出軌了。 我提了分手。 他不同意,「婚禮照舊,瑤瑤說她不要名分,江太太的身份可以讓給你。」 可明明當初是江浔手捧鑽戒,求我嫁給他的。 所以我才會心甘情願放棄事業,照顧他癱瘓在床的媽媽,端屎又端尿。 怎麼現在反倒成了讓給我? 江浔認定我為他付出這麼多,一定舍不得這段感情。 可後來,他不僅沒等到我回頭。 還親眼看見,那個權勢滔天的男人將我緊緊摟進懷裡,一遍又一遍地吻我。"
女主和女二he了
女主和女二he了 "穿成虐文女主後,我誤拿了深情劇本。 女二意外摔倒,我怒斥影帝男友。 「這麼大個人在你面前都能摔,你吃白幹飯的啊!」 女二自述被黑博同情,我拿起手機酷酷就是一頓反黑。 女二發和男友的合照。"
濘羽
濘羽 "臥底時,我曾救過一貌美公子,趁其失憶哄他做未婚夫。 公子信以為真,紅著臉求娶我。 任務完成那日,我被命令清除所有知情人。 隻得親手取他性命。 萬萬沒想到,公子不僅沒死,多年後還成為手握重權的攝政王。 後來我失敗被捕。 看著我狼狽模樣,他慢慢扯緊系在腳腕的紅線。 「溫濘,怎麼不跑了? 「那……你欠我的洞房該還了吧?」"
宴青山
宴青山 "聽聞謝承宴失憶的時候,我正在梨園養胎。 他磕傷了腦袋,記憶停留在了十六歲。 我稍作思考,大手一揮,叫侍女給他送去一封和離書。 「且去告訴他,以後也不用記得了。」 畢竟十六歲謝承宴,心裡隻有那個放棄他的小青梅。 更重要的是,年少時,我們是死敵的關系。 不死不休的那種。"
炫富弟弟是保安
炫富弟弟是保安 "住在客廳三個月,我被弟弟小兩口偷光了身上的錢。 他罵我打工妹,甚至把我當禮物獻給了上司。 直到,我把閨蜜的卡“不小心”落在家裡。 這次丟了可是盜竊。"
和兒子穿書死遁後
和兒子穿書死遁後 "我和兒子一起穿書,成為豪門裡被遺棄的母子。 表面上不受寵,卻每天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掐指一算,男主白月光要回來了,很快要將我們趕出家門。 我:「兒子,媽媽存夠錢了,跑?」 兒子背上小書包,給我遞上一張黑卡:「早準備好了,我們快滾吧!」 結果,在我們走後的第三年,傳聞宋家少爺將江城找了個天翻地覆。"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20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