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減個肥,也會丟失性命?

第1章

字數:6119

發佈時間:2025-03-19 15:01:21

講一個讓我痛心疾首的病例。


一個下暴雨的夜晚,我在急診搶救室值班。


「醫生,趕緊過來接病人!」


救護車的剎車聲和警報聲剛在急診科門口停下來,就聽到前面分診臺的護士在大聲呼喊。


需要出動急診科裡面的醫生到救護車前接患者的情況並不多。


如果有,那要麼是群體性受傷事件,要麼是患者病情非常嚴重,隨車的院前急救醫生根本處理不了。


病情就是命令,我立即從急診搶救室衝了出去。


趕到救護車邊的時候,患者已經被從救護車上移了下來。


眼前的一幕讓我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患者蓋著的被子滿是血跡,由於下雨,某些地方的血跡被雨水淋湿後逐漸擴散開來,形成了鮮紅色的一圈圈漣漪。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看樣子出血量還不少,難道是外傷?


患者蓋著被子,看不出全身的情況,隻能看見露在外面的頭部情況。


患者的頭偏向一側,整個臉部被長長的頭發遮住了,枕頭上也有不少血跡。


估計是一名年輕的女性患者。


在轉運的過程中,病人一直都沒有吭聲。

Advertisement


這是個不好的信號,說明患者可能已經失去了意識。


被子有微弱起伏,還算沒有最糟糕,至少還有呼吸!


到了搶救室,我指揮護士趕緊將患者從推車上轉移到搶救床上。


護士過床的時候,忽然發出了驚呼聲。


是患者發生了病情變化,或者發現哪裡有觸碰不得的傷口麼?


我心裡一緊,立即湊上去幫著加快把患者轉運到床上。


這一搬,我不由地心裡一驚。


將近 1 米 7 個頭的患者竟然輕如一床被子!幾乎沒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轉運。


來不及細想,我迅速組織接上心電監護儀,吸氧,另外開通了一組靜脈通路進行輸液。


果然如我所料,患者意識喪失,已經處於淺昏迷狀態,血壓隻有 80/50 毫米汞柱。


「立即交叉合血,向血庫申請濃縮紅細胞懸液 4U,準備輸血。」


「趕緊找家屬過來談話,要家屬趕緊辦理入住急診 ICU 的手續。」


患者生命危在旦夕,時間就是生命!


我對跟班的規培醫生一條條下著指令。


「患者沒有家屬。」


正在辦交接的院前急救醫生聽到了我對規培醫生說的話,立即回答道。


「那你在哪裡接的患者?」我問。


院前急救醫生說,急救站接到一個急救電話,大學城附近的馬路邊上有人倒在地上,而且地上還有一些血跡,他們就急匆匆地趕去了。


在現場,他們見到了打急救電話的人。


那個人和患者並不認識,是因為路過時,看到有人睡在地上呼之不應,所以就趕緊撥打了 120。


「目擊者看到了患者是如何倒地的沒?」我問。


這一點對急診醫生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我們初步判斷病因。


很遺憾,院前急救醫生搖了搖頭,表示目擊者也沒看到第一現場。


按照上面的線索,我隻能在腦海裡猜測各種昏迷的原因。


年輕人昏迷的情況最多的是交通意外和醉酒。


患者是在路邊上被發現的,會不會是被汽車撞倒了?


以前就碰到過司機撞人後,把被撞者拖到路邊,然後肇事逃逸的情況。


我解開患者身上的衣服仔細地查看患者身上的皮膚和骨骼的情況。


若是車禍外傷,身上多多少少會有些淤青或出血的情況,嚴重的可能還會有骨折和內髒損傷等。


但我渾身上上下下查了個遍,沒有見到任何被撞和外傷的痕跡。


唯一的發現就是患者非常瘦弱了,可以說是瘦得隻剩下皮包骨,這是很典型的惡病質。


難怪當時過床的時候感覺那麼輕。


惡病質最常見的是惡性腫瘤晚期病人,由於重度營養不良所導致。


這麼年輕的患者總不會是惡性腫瘤吧?


而且惡性腫瘤會總歸有一個緩慢發展的過程,這中間不可能沒有人發現,也不可能不去幹預和治療。


那會不會是醉酒昏迷?


年輕人到酒吧喝酒最後醉倒街頭的情況不是沒有。


患者明顯是營養不良,有沒有酗酒的可能?


但醉酒昏迷起碼身上應該會有很濃的酒精氣味吧,而且酗酒的年輕女孩應該極其少見,大學城附近似乎也沒有任何酒吧之類的地方。


我初步排除了她醉酒昏迷的診斷。


當然,昏迷還有腦血管意外、中毒等疾病可以導致,但結合患者為年輕患者,身上和周邊發現血跡的情況,我覺得失血性休克導致的昏迷可能性較大。


關鍵是,哪個部位的出血呢?


身上並沒有發現明顯活動性出血的地方啊!


肝脾破裂出血?消化道出血?


「醫囑開好麼?」我正思索的時候,護士舉著抽好血的試管問我。


急診的搶救爭分奪秒,醫護配合也相當默契,我還沒開醫囑,護士就已經提前抽好了血,隻等送檢。


聽到問話,我這才想起患者是沒有家屬的,根本無法辦理入院手續和繳費,而不辦理手續,電腦就根本無法開醫囑。


醫囑不能錄入電腦,所有的檢查和治療就沒法做。


「立即打總值班電話,申請走『無名氏』流程」,我指示規培醫生。


急診科經常會收到這種不能確認身份信息的「無名氏」患者。


對這種急需搶救的「無名氏」患者,為了不會因醫療費用和家屬籤字等耽誤病情,醫院制定了一套成熟的流程。


醫生隻需打電話上報總值班,總值班會開通綠色通道,後續也會聯系派出所和民政部門進一步尋找「無名氏」的家人。


當天的總值班正好是醫務科的副科長,對醫療流程相當熟悉,她很快趕到了搶救室,協調收費室開通了計費權限,籤署了病危通知書,輸血同意書、轉急診 ICU 同意書等醫療文書。


我迅速地開了抽血和床旁 B 超等醫囑。


急診搶救室畢竟隻是一個臨時搶救的地方,趁著患者病情沒有進一步惡化,我組織大家立即將患者往急診 ICU 轉。


急診搶救室到急診 ICU 距離很近,僅僅隻有 50 米的距離。


患者很快被推進急診 ICU,正當我慶幸自己的使命完成,準備松一口氣的時候,患者身上的監護儀忽然「滴滴滴」地急促響起來。


不好!她的血壓一直在往下掉!


監護儀上顯示血壓已經掉至 60/40mmHg。


更糟糕的是,患者的咽喉部忽然響了一下,然後嘔出來一大灘鮮血。


是消化道大出血,難怪在體表沒有找到出血點。


胃和腸道的出血,如果出血量不大,一般隻會出現黑便,不會出現嘔血。


如果出血量較大且出血速度較快,由於胃腸和食道及口腔是相同的管道,血液就會從食道嘔出來。


這就好比一口枯井,如果忽然出現了泉眼冒水出來,冒出的水足夠多和足夠快,水很快就會從井中溢出來。


看著床上和地上的一大灘血跡,初步估計出血量至少達到了 500 毫升,這還不包括前一次在路邊昏倒出的血。


500 毫升差不多相當於一礦泉水瓶的容量,換算成重量有 1 斤,這麼大量的出血還是相當恐怖。


「立即給患者取側臥位,防止誤吸,予奧美拉唑 40mg 靜脈注射,加快輸液速度,兩組輸液通路都開到最大。」急診 ICU 的朱醫生快速地下著指令。


「已經向血庫申請了輸血,抽血做了肝、腎功能等檢查,患者的腹部和胸部床旁彩超沒有發現問題......。」我向朱醫生進行著交班。


「哦,對了,這個患者目前沒有家屬,所有診治都是走的綠色通道。」


急診 ICU 在搶救時要面臨各種選擇,需要和家屬談話及籤字,所以我又補充了一句。


在急診 ICU 護士的不停催促下,血庫很快送了血液過來,患者輸上血以後,血壓總算得到了回升。


由於晚上急診的工作比較忙,我交接完後迅速回到了急診搶救室。


沒有患者就診的空闲,有些疑問在我腦海裡一直揮之不去。


從穿著打扮來看,患者像個學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她為什麼會出現惡病質,輕得像床被子?


現在可以初步肯定患者出血原因為「上消化道大出血」,但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出血量,後續還會不會繼續出血?


第二天清晨下班後,帶著這些疑問,我到了急診 ICU,想看看那個患者的病情是否好轉。


在急診 ICU 辦公室,我碰到了 2 個穿制服的警察。


他們紅著眼睛,打著哈欠,估計是一宿沒睡。


警察叔叔說,他們晚上調了監控,通過回放,發現患者當時確實出現了嘔血,然後忽然倒地。


倒地的時候,沒有發現有車輛和行人通過,隔了幾分鍾後目擊者才來到現場,初步可以排除交通肇事和刑事案件的可能。


警察叔叔相當負責,他們沿著患者走過的道路按著監控逆行追蹤下去,發現患者最後來到了大學城周邊的安置小區,消失在某一棟居民樓裡。


於是他們拿著患者照片連夜到居民樓裡訪查,終於查到患者是租住在這裡的租戶。


民警進到房內,找到了患者的身份證和學生證。


證件顯示患者原來是大學城裡某大學大三的學生,名字叫周小晴,今年 22 歲。


「我們已經和學校及周小晴的父母親聯系過了,他們應該很快會趕到。」


「我們還在出租屋的桌上發現了幾瓶藥物,想著可能對你們的診治有用,就帶過來了。」


警察叔叔把幾瓶沒有標籤的藥瓶交到朱醫生手裡。


我們對敬業的警察叔叔表示了謝意,然後好奇地打開瓶蓋。


裡面是一粒粒黑色花生米大小的藥丸,散發著難聞的氣味。


我和朱醫生面面相覷,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難道患者的病情與這個藥物有關?


我問朱醫生,患者病情好轉沒,人有沒有醒過來。


隻要人醒過來,問一下她本人就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朱醫生帶我來到周小晴的床邊。


周小晴仍然處於昏迷狀態,全身插滿了各種管子。


最令我吃驚的是周小晴脖子上插了一根雙腔導管,血液正從一個腔裡被引出來,經過旁邊的一臺一人高的機器循環後,又被從另一個腔內回輸進周小晴體內。


這不是連續性血液淨化治療麼?


連續性血液淨化屬於急診 ICU 的重武器,療效非常顯著。


但治療過程中,患者的血液需要在體外循環,風險比較大,一般隻有腎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重度的炎症反應等嚴重情況才會使用。


周小晴現在血壓偏低,做連續性血液淨化治療可能引起血壓的進一步降低,急診 ICU 醫生看樣子也是迫不得已,冒著較大的風險。


朱醫生看出了我的疑惑。


她把周小晴的病歷遞給我,指著病歷裡滿是紅色箭頭的化驗單給我看。


患者的血肌酐、轉氨酶、腦鈉肽都增高明顯,這說明周小晴心、肝、腎等器官都遭受了嚴重的損害。


結合消化道大出血,現在她至少已經出現了 4 個器官的損害,符合「多器官衰竭」。


「多器官衰竭」是急診重症醫生最不希望看到的。


這個時候的周小晴就好比一面風雨飄搖中的破牆,隻要一個地方垮塌掉,整面牆大概率也會挺不住隨之跨掉。


醫生所能做的隻有不斷修補和加牢破牆,但往往是按住葫蘆露出瓢。


「消化道大出血不是一個孤立的病,它僅僅是多器官衰竭中的一個環節,也許是起始環節,也許僅僅是個中間環節。」我和朱醫生討論著周小晴的病情。


「朱醫生,外面一大堆人,說是患者的老師和同學,嚷嚷著要進來。」急診 ICU 的保安對我們說。


「讓他們派兩個代表進來,其餘的人在下午探視的時間可以輪流進來探視。」朱醫生對保安說。


進來的是周小晴的輔導員和最要好的閨蜜。


她們很著急,不停地向朱醫生打探病情。


當聽到朱醫生說,周小晴現在一直昏迷不醒,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時,周小晴的閨蜜失聲痛哭起來。


「難怪今天小晴沒有來上課,打她電話一直打不通,我當時就有不好的預感。」閨蜜哭著說。


「她以前一直都這麼瘦麼?有腫瘤等疾病沒?」朱醫生問。


沒有,小晴以前還稍微有點點偏胖呢!沒聽說過她有任何疾病。


閨蜜從手機裡翻出以前的照片。


照片裡的女孩面色紅潤,身材高挑略為豐腴,顯得非常健康陽光,和現在骨瘦如柴、面色萎黃的樣子簡直是天壤之別。


「她有沒有不良嗜好?比如抽煙、喝酒。」


忽然從健康的身體變成瘦弱不堪,讓人很難不往吸毒等不好的方面想,因此,朱醫生委婉地問閨蜜。


「沒有,她除了愛打扮以外,沒有其他任何不良嗜好。」


女孩子愛美是天性,愛打扮與疾病應該沒太大聯系。


朱醫生沒有問出任何有價值的診斷線索,加之熬了一宿,看得出有些頹喪。


「她為什麼要一個人租房子住在外面?」我接著問了一句。


「小晴說是為了更好的學習,提前為考研做準備,但我覺得 ......」


閨蜜看了看輔導員,話說到一半又止住了,似乎有些猶豫。


我和朱醫生鼓勵她把所想的都說出來,也許可以從中找到「多器官衰竭」的原因。


閨蜜說她懷疑周小晴租房子是為了偷偷躲著減肥。


隻是減肥?有必要避開同學偷偷摸摸進行麼?


我帶著疑問,耐心聽閨蜜往下說。


她說,小晴暗自喜歡一個學長,學長人長的帥,成績很好還多才多藝,周圍有不少女孩子。


看到學長喜歡另一個女孩後,小晴覺得自己比那個女孩漂亮,成績比那個女孩好,但女孩比她瘦!


於是,小晴就開始了殘酷的減肥。


小晴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食譜,用手機上的軟件計算卡路裡,每吃一口都要計算,哪怕多吃了幾顆青豆,也要計算進去。


減肥確實有效果,最開始,小晴想減到五十多斤,但等她到了五六十的時候,小晴就沒有底線了,隻想越來越瘦。


為了減肥,小晴除了節食,還到到網上購買了不少網紅減肥藥物。


發展到後來,小晴一看到食物就有負罪感,同學們吃東西的時候,她都會主動避開甚至會有嘔吐的反應。


閨蜜曾不止一次見到小晴餓到實在受不了後一次性大量進食,然後又躲在廁所用手摳喉嚨催吐。


閨蜜和其他同學都勸說過她,但小晴好像入了魔障,誰的話都不聽,最後索性搬出了宿舍。


聽了閨蜜的話,我總算明白了為什麼周小晴會這麼輕。


根據周小晴閨蜜描述的,我和朱醫生都懷疑周小晴得的是厭食症。「神經性厭食症」是死亡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之一, 就連精神科醫生都要聞之色變。


神經性厭食症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嚴重消瘦、主動控制食量或拒絕進食、對自己身體的錯誤估計, 明明體相上已經明顯消瘦,仍然覺得很胖。


這個病若早期沒有得到重視,缺乏幹預,後續會導致各個系統的損害, 尤其以消化、心血管和內分泌等系統損害更嚴重。


我們希望能夠將小晴搶救過來, 後續精神科醫生才有機會對她進一步治療。


這是個不好的信號,說明患者可能已經失去了意識。


「神神」幾個醫生輪番上陣,胸外心髒按壓、氣管插管、電除顫, 腎上腺素靜推,能上的手段都上了。


搶救了半小時,小晴的自主呼吸心跳還沒有回復,瞳孔開始散大, 宣布腦死亡。


我和朱醫生沒有放棄, 我們多麼希望小晴能夠醒過來,能夠感知到她的同學們和老師, 能等到她的父母親過來。


又搶救了半小時, 生命體徵還是沒有恢復, 再按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我們無比頹喪地停止了搶救。


小晴的父母親還在趕來的路上,我們都不知該如何告訴他們這個噩耗。


----


醫務人員將「救死扶傷、大愛無疆」作為行醫準則。尤其公立醫院,一直都承擔著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職責, 所以對於這類患者,醫院急診一定會積極搶救。


醫院是事業單位, 基本是是自負盈虧, 那患者搶救的費用若找不到家屬, 該由哪裡出?一般國家民政系統每年都會有一筆針對這種情況的救助基金,醫院可以進行申報。


若是患者需要手術和輸血等情況沒有家屬籤字該如何辦?醫院一般有一套完整的流程, 由總值班、醫務科等部門進行協調處理。


神經性厭食(AN)是屬於精神科領域的一種疾病,指通過節食等手段,有意造成並維持體重明顯低於正常標準為特徵的一種進食障礙。神經性厭食的最主要特徵是強烈害怕體重增加和發胖, 極度地對體重和體型進行關注,盲目追求苗條。輕症神經性厭食出現體重顯著減輕,常有營養不良、代謝和內分泌紊亂, 女性可出現閉經。嚴重患者可因極度營養不良而出現惡病質狀態、多器官功能衰竭、繼發感染、自殺等, 最終導致死亡。


神經性厭食的病因學復雜, 為多因素疾病,涉及社會文化、心理學和生物學等多方面。比如大量的媒體信息和營銷策略營造出節食促進成功這樣的氛圍;壓力過大,人際關系緊張, 學習、生活遭受挫折,意外事件導致精神情緒抑制均與神經性厭食發病有關。另外,有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可能也起著一定的作用。


神經性厭食是非常難治療的疾病, 不僅僅隻是精神科的事情,由於需要多學科協作,所以增加了治療的難度。治療時需要營養學家、內科醫生、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社工、家庭等參與。主要的治療原則為①激發並維持患者的治療動機。②恢復體重,逆轉營養不良。③採用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等不同治療方式相結合的綜合性治療, 並採用個體化治療方案。④必要時採用強制性治療。


神經性厭食經過綜合治療, 有一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不發生任何後遺症,這部分患者約佔 45%。大部分的患者治療後或多或少會存在不少症狀和體型、體重問題, 很難達到正常體重,需要反復住院治療。5%~15% 的患者預後很差,最後死於心髒並發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繼發感染、自殺等。


(完)


暢銷精選

泥潭之花亦能盛開
泥潭之花亦能盛開 "侄子將消毒液倒進煮著的菜裡。 我看到之後將他教訓了一頓。 沒想到我嫂子看到之後就鬧了起來。 父母與哥哥也對我十分不滿。 我雖然氣悶,但也沒和他們計較。 哪知道當天晚上,侄子就在我屋裡倒了汽油,把我燒死了。 一睜眼,我回到了他往鍋裡倒消毒液的那一天。 我裝作沒看到,轉身笑著走開了。"
我媽重生後手撕冤種父親
我媽重生後手撕冤種父親 "父親出軌十八線嫩模, 母親崩潰大哭鬧離婚 法庭上法官讓已年滿十歲的我自己選擇跟誰, 在母親期冀的目光"
心上的玉
心上的玉 "結婚的前一天,無意中發現了他和以前兄弟的聊天記錄。 「我從沒見過這麼好騙的人。」 「她是單親家庭你知道吧,缺愛。」 「所以我哪怕對她好一點點,她就上趕著來舔我。」 …… 真的,我曾經以為是他拯救了深陷泥潭的我,結果他把我耍得團團轉。 我以為我遇到了愛情,然而所有的真心早就喂了狗。"
一秒淪陷
一秒淪陷 "年少成名,家世顯赫,多次為國爭光的賀行望容貌冷峻,在全球粉絲無數。 射擊世界盃獲獎現場,全民歡呼。 記者上前採訪,沒等觀眾們從神仙顏值裡回神,就聽見賀行望清越的聲音—— 「下一步計劃是結婚。」 "
一心求死的惡毒反派
一心求死的惡毒反派 覺醒了,原來我是惡毒反派。最後會被丟進海裡喂魚的那種。
何事溝渠撈明月
何事溝渠撈明月 "我爹的官是花兩千金珠買來的,據說我爹交錢的時候,上頭的人笑得差點背過氣兒去。 旁人隻當我爹是個冤大頭,隻有我爹自個兒知道,散盡家財求的是哪般。"
重生之堂妹的奇葩朋友圈大賞
重生之堂妹的奇葩朋友圈大賞 "和我合租的堂妹很愛發朋友圈,每條必帶定位。 她是租房中介,圈子裡很多陌生人。我勸告她防人之心不可無,過於暴露行蹤不太好。 她反嗆我:「不是吧不是吧,我是找了個室友還是找了個爹?爹味別太重好吧!」 我不好再說什麼。 直到我最近天天加班到深夜才回家,她竟在朋友圈發了我的照片和地圖定位。 【我姐一個人走夜路不安全,有沒有王子願意護送她?以身相許哦!】 我氣衝衝回家想叫她刪掉,卻不料,半路被陌生男人拖進漆黑的小巷奸殺。"
看到的還是聽到的
看到的還是聽到的 和周明川訂婚三年,他始終不娶我。我對他下藥,打算強上。解他扣子的時候,我突然看到幾條彈幕。【笑死,第一次見當代安陵容。】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20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